現今我們的孩子做事,有時候會慢吞吞的。有的家長們就會認為孩子都這樣,長大以后懂事了就自然好了;而有的家長卻感到非常的焦慮。孩子現在做事都這么拖拖拉拉,長大以后可怎么是好?其實,很多時候孩子出現拖延和磨蹭的行為,跟我們作為家長平時與孩子的溝通方式,和養育方式有關系。
一、孩子的時間概念模糊。跟我們家長不同,孩子們做事磨蹭拖拉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他們對于時間的概念是相當的模糊的。在孩子七歲之前,孩子其實不太理解時間的長短。不像我們家長一樣具有緊迫的時間感,孩子的意識不強,也理解不了我們家長的著急和擔心。
二、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獎賞。如果家長能經常對孩子說:“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”,“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”, “做得真棒孩子,加油啊”,家長的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,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,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。另外,當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時,父母還可以適當地給予孩子一些物質獎勵,比如帶孩子外出游玩等等。
三、家長要讓孩子有自主權。讓孩子在一定限度內可以自己進行選擇,給他一個選擇的機會,那么,孩子就會覺得自己非常的有價值感。但是我們家長要注意的是,不要用完全封閉式的問題去問孩子。比如說,“你想在五分鐘以后關燈睡覺,還是在十分鐘以后關燈睡覺呢?”這樣,孩子就有權力進行選擇,他會感到非常的有價值感。
四、教會孩子必要的技能。有一部分的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作不熟練,沒有掌握操作的技巧,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,那么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必須教會孩子們一些基本的技能,比如怎樣洗漱才能不浪費時間,怎樣整理房間才能更快速。另外,對于一些手部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比較差的孩子,家長還應當增加一些有針對性的特殊訓練,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。